本网讯(教务处 汪文文/文 董书宝 李进/图)为全面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年初,学校就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半年多来,学校先后邀请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史朝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厦门大学林金辉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等多名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组织了三场本科生座谈会。暑假期间,王伦校长和朱家存副校长分别于8月15日、23日和24日召开部分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对各类座谈会上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设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印发给相关人员。在此基础上,学校于8月28日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我校本科教学在教、学、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专题研讨。校长王伦,副校长朱家存,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以及教务处(招生办)全体人员等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动员报告、小组研讨和交流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动员报告会上,朱家存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他指出,召开本次研讨会既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我校年度重点工作——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希望通过研讨,大家能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能真正做到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来落实;通过研讨,能够巩固我校优良的办学成果、破解目前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在动员报告中,王伦希望全校师生都能参与到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来,通过讨论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观和办学思想,这是我们进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他启发与会人员围绕学校主流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规格、师德师风建设、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在谈到“人才培养规格”时,王伦强调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校培养出来的应该是“社会精英”,不能仅仅是“职业人”;我们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器”,也不是“工具”。他认为知识和学位文凭不是教师素养的衡量标准,好教师的评判标准值得大家深入研讨。他强调学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在谈到“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王伦指出,高校科研要为人才培养服务,科研成果要转化为教学内容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成长。最后,王伦强调,只有以上这些问题讨论透彻了,学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教育生态”。
动员大会后,与会代表分成6组进行研讨。大家以当前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本着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为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献计献策。

在下午的交流总结会上,周俊强、张廷龙、焦华富、王自东、祝东进、杨如意等分别代表6个小组作了交流发言。他们围绕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和措施。
朱家存对各小组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一一做了回应。教务处处长席贻龙表示教务处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梳理大家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结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认真加以落实。
代表们认为,此次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很有必要,会议进一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提高了认识,会议所形成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对巩固我校在本科教学中已有的优良成果、破解目前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学院负责人纷纷表示,新学期将在全院教职员工中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