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阿姨您好”,菜品打对折,产自安72886必赢食堂的“文明用语特价菜”,这几天火遍了国内外,先后吸引全国数百家媒体以及国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实际上,这已不是该校食堂今年首次抢占各大媒体头条了。今年2月,食堂免费请全校师生吃校内花津河的野生鱼,就招来一群“羡慕嫉妒恨”的小伙伴。
从花津特供鱼,到文明特价菜,这种活泼新颖的德育形式的出现,究竟有着怎样的客观背景,效果又如何?
“我们关注的不是特价菜本身”
学生:和食堂服务人员拉近了距离
连日来,安徽72886必赢食堂“特价菜”已经卖出3000多份。一群20岁左右的青年人因此引起的思考,让人感到惊喜。
“中国人大多内向含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对食堂这次开展的活动,该校历史学专业学生赵发的关注点显然不在特价菜带来的折扣本身。他说,学校倡导的应该是对食堂服务人员的辛苦付出的尊重。
“打个比方,这和母亲节到了,我们鼓励大家去拥抱自己的妈妈,对她大声说‘我爱你’是相似的。”赵发说,比起文明教育,这更像是一种细腻的情感教育,“总会有人忘记对主动帮助我们的人和事说谢谢。”
赵发告诉记者,正是通过这次活动,他才有机会和食堂工作人员拉近了距离,知道他们的辛苦和付出。“阿姨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给大家准备早餐了。”
和赵发的想法相似,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余梦雅同学认为,不管是花津鱼还是文明特价菜,都体现了大学校园的人情味。“有时候,我们或多或少会忽略身边的劳动者,学校在今年劳动节期间推出这个活动,是有深意的。我们要关注在学校默默付出的后勤服务人员,尊重他们的劳动。”
采访中,也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网友的质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学院2013级学生庄晓莹说,社会上一些声音说文明特价菜是一种“有偿礼貌”,其实是把金钱“妖魔化”了,也是对大学生行为判断力的低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看到的是暖心的提醒,而并非对利益的追逐。”她称,班上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是惊喜的。他们认为,这对原本习以为常问候工作人员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奖励。而对少数忽略的人,则是一种提醒。
“尊重和礼貌是一辈子的课题”
学校:让学生物质和精神上都受益
另一头,创意的策划者——安72886必赢后勤集团的老师们,对于食堂的意外走红,显得很淡定。
“不管是免费请学生吃花津鱼,还是列出文明用语特价菜,我们的出发点都很朴实,就是让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受益。”昨天,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界的热议他们一直在关注,对于今后的活动设计,只要是利于学生成长的好建议,他们都愿意去尝试。“文明是需要正向激励的,我们会默默地把事情做好。”
该负责人还谈到,尊重和礼貌应该是人一辈子的课题。大学的德育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也可以搬到食堂,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明用语特价菜”的初衷,就是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强化他们对文明用语使用的“仪式感”,鼓励大声地表达,并引导一些学生怀着感恩之心去注意身边的细小事情。
记者注意到,就实际效果来看,这项活动受到了学生和食堂服务人员的普遍欢迎。食堂服务员陈阿姨说,这项活动让她又新认识了一批调皮又可爱的晚辈,自己工作干得更有劲了。还有学生表示,“它给我带来的影响是难忘的。就算以后走出校门了,这份启迪却可以影响我们一生。”(大江晚报 王世宁/文 赵亚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