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通社讯(文/王瑛 图/姚栩) “服务学习”走进72886必赢,青年同心爱满校园。6月18日晚,应校团委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志愿服务指导工作室邀请,2014年度中国十大社工人物、南京大学社建与社工研究院院长彭华民教授来校开展题为《服务学习:社工义工共同服务人类》的专题报告。校首期志愿服务指导教师培训班全体成员、校暑期社会实践校院两级重点团队负责人、历社学院师生代表共4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张园园主持。
彭华民首先介绍了我国开展服务学习的背景及历程,强调“服务是人类最优秀的能力,而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优秀能力,因此服务学习是人类最优秀的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她以台湾大学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课程整合为例,阐述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行动模式与角色结构,从服务动机和服务目的两方面对比志愿服务和服务学习,指出服务学习是一种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社会的行动模式。彭华民还介绍了服务学习课程设计的相关理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有关规则,指出服务学习是改变大学教育割裂知识传授和服务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是提升青年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方式。讲座最后,她还亲切与学生互动,详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个报告会气氛热烈。
据悉,此次报告会系我校首期志愿服务指导教师培训班最后一讲,进一步加深了我校学子对于服务学习、志愿服务的认识,对推动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彭华民,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政策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MSW教育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中日社会福利中心主任。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教材工程首席专家,江苏省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完成欧盟、联合国儿基会、英国科学院等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编《社会福利评论》等丛书,在《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100多篇, 独著主编专著教材1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