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整团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共青团的发展历程中开展过多次整团和教育实践活动。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结合整党整社进行整团,到改革开放后普遍进行“做一名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再到新世纪的“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等。2017年2月,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团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以下简称“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既继承了以往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又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
共青团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团结、教育青年跟党走作为自身使命。能否保证团员质量、保持团员先进性、发挥团员模范作用、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是共青团面临的重大政治命题。改革开放以来,集中且影响较大的三次团内学习教育活动是团员队伍建设历程的集中缩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自此,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急剧变革的时代。是时,共青团一方面急需解决林彪、“四人帮”对自身组织体系的严重摧残,迅速恢复团的系统领导和组织建设;另一方面需要直接面对“文化大革命”后青年群体的精神困境问题,“潘晓来信”就是群体困境的直接反映。如何引领青年特别是团员适应社会转型并紧跟时代潮流,完成对传统的解构、继承和超越,在新的经济、社会体制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是共青团面临的时代考验。
随着“普遍信仰”时代的终结,青年价值观念的冲突尤为剧烈,这是社会变革期的普遍特征,共青团自然难以置身事外。有的团员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知不足,有的团员缺乏政治进取心和工作责任心,有的团员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着团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党的助手作用和团员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共青团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是很不相称的”。面对团员、青年中林林总总的思想状况,1981年2月,团中央印发《关于进行“做一名合格共青团员”教育的通知》,集中对团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及团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团员模范作用教育。经过半年试点,1981年11月开始向全团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到1982年11月,全国有80%的基层团组织开展了这项活动。通过合格团员教育,团员对党的路线特别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1989年的政治风波,暴露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问题。邓小平在反思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失误时深刻指出“10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在党中央针对暴露的问题对各级党组织进行普遍整顿的同时,共青团也加紧推进团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全团性学习教育活动。1989年12月,团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高团员素质的决定》,在肯定团员队伍的主流尤其是大多数团员在政治风波中经受住了考验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团员存在的问题:有的团员对四项基本原则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团员组织纪律性不强;有的团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青年,模范作用不明显。决定对团员进行一次以团员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整顿。1990年3月,团中央向全团发出《关于开展教育评议活动的意见》,并在部分省、市试点后向全国展开。“全团有四千多万团员参加,占团员总数的80%以上”。广大团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组织生活锻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团员、青年心潮激荡。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将更多的青年凝聚在团旗下的问题变得较以往更加复杂和困难。根据党中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精神,2005年9月,全团启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得到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近300万个团组织、7000多万名团员(覆盖面达到88.7%)参与其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团范围内开展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初步构建了团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团员思想教育进程揭示了“做合格共青团员”活动的历史逻辑,符合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自组建之日起,就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接受党的绝对领导,教育和带领青年永远跟着党走的组织使命,反映了共青团参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生动图景。
(本文作者系我校团委副书记刘长生)
原文阅读地址:
安徽青年报:
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1366&CurrSid=12487&newsid=3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