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吐芳,龙舟竞渡,又到一年粽飘香。在这里,我们祝全校师生员工端午节快乐!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屈原。公元前278年
农历五月初五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忧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伤心失望,怀抱大石投身汨罗江,以死明志。屈原死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端午节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
两千多年来,端午日期不曾变,风俗习惯不曾变,那节日背后的爱国情愫始终不曾变,因为它已经镌刻进民族的记忆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们凭吊、纪念诗人屈原,就在于屈原拥有一颗穿越时代变迁依然令人动容的爱国之心,就在于他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方显真金的伟大品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历史的宏伟画卷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人心魄的光辉篇章。近代以来,无数革命英烈为了国家解放和民族复兴忠贞不屈、舍生取义,他们身上充满着和屈原一样的英雄气节和爱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端午节里,更需要缅怀过去、追思英烈、铭记历史,传承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必须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转化为强国之行,使爱国主义能够真正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今天,当我们阖家围坐在一起品尝香甜可口粽子的时候,不要忘记粽子所包进去的不只有糯米和馅,更有中华民族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尊崇。每一次端午节纪念,都是对民族气节和精神品格的再一次沉淀和传承,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一次强化和坚守,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今天、牢记使命、担当责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以端午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情怀化作圆梦中华的实际行动,孜孜以求,矢志奉献,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本网评论员 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