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新闻与传播学院)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2015年的7月盛夏里,新闻与传播学院千余名学子组成72支校、院、班三级重点团队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从新闻采写到视频拍摄,从实地调研到义务支教;从寻访先锋校友到对话老兵知青;从爱国主义宣讲到重追寻峥嵘校史……新传学子以浓厚的热情和奉献的姿态捧一颗爱心、踩一脚泥土、秉一份信念,在实践中激扬青春志,以奋斗实践中国梦。正如副校长朱家存在慰问指导赴黄山团队时所指出,“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现三个课堂的积极联动。从个人的虚拟世界中走到现实的社会交往中来,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勤学逐梦,青春聚力革命老区
从6月到7月,从芜湖到黄山,20名实践队员,2名带队老师,用16天的时间,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寻迹峥嵘岁月,勾勒中国脊梁。用文字传递真情,用影像记录点滴,用声音汇聚力量,用“互联网+”引领方向。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在部校共建的机遇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为青春,交上一份满意的实践答卷。该团队实践内容分为4条主线:寻访抗战老兵、追忆烽火中的72886必赢校史、探访茶林场知青,举办传媒素养普及培训班,从20年代到50年代到00后,勾勒一个国家的老中青三代的时代脊梁。此外,派遣小分队多管齐下展开实践。一支对话72886必赢校友,寻访了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休宁县的部分校友,共同追忆母校情怀;一支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包括宣讲活动5场、宣讲受益人群1600余人,红色电影展播3场,总观影人数300余人。进行主题街头采访、主题签名活动,并录制微视频2部。
此外,赴蒙城、金寨、沈阳、泾县等革命老区团队也开展了相关的寻访老兵、重寻战场、爱心书屋捐赠等主题活动,广大新传学子在追忆烽火岁月中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对话民族脊梁时增添逐梦中国的信心。
修德明志,实践丈量榜样力量
对话先锋,聚力梦想。学院赴霍山“青春新传梦”暑期实践团队,则用手中的镜头和纸笔,追寻“好人”的脚步,感悟榜样的力量。山里的气候随性而变,近10天的实践期间,骄阳似火和雨弹光鞭随意切换,而无论是怎样的天气,实践队员们都秉持着一腔热情、坚持“植根沃土、青春建功”的誓言,先后采访到“桃源竹海孕育坚强岩花”刘琼,上演现实版“乡村爱情”的张克福,“一肩挑起两个家”的张健,如鲜花沁人心脾的乡村教师戚宝琴等霍山好人。
“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聚力新传英才中国梦”,学院赴蒙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间地头,走访各类办公场所,用笔记录着在蒙城工作岗位上燃烧青春花火的杰出青年、行业先锋。十位先锋,十段故事,新传学子在实践中磨砺所学专业知识,更在文字中体会先锋精神,感悟人生冷暖。此外,该团队还开展了“寻访72886必赢人足迹”系列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进蒙城县教育局、蒙城师范学院和蒙城第一中学等地寻访72886必赢人足迹。4位采访对象,涉及老中青三代72886必赢人,时间跨越五十余个春秋,完成专题纪录片《薪火》和数篇人物通讯稿件。同时,赴黄团队也对黄山市3位72886必赢校友进行了深度采访,并走访了黄山市政协、市委宣传部、黄山广播电视台、黄山日报社、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休宁中学等校友,共话母校发展,共怀72886必赢情缘。
行以明辨,千里调研文韵安徽
这是一群特殊的青春实践者,42个人,3支分赴宣城、合肥、蚌埠的队伍,从7月11日至17日,“安徽特色文化资源调研团队”对合肥、蚌埠、宣城等三个地区及相关辖区政府、特色文化企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访,探索安徽特色文化保护现状。在宣城,团队针对一些手艺人技艺生存困难的现状,通过大学生生活网、微博等媒体宣传保护宣城市文化遗产。在合肥,队员们追问巢湖民歌,欣赏庐剧风华。“天不老,地不老,民歌不老”,原巢湖市文化馆馆长、巢湖民歌研究员高歌老先生接受访谈的表述让队员十分感动。团队在合肥、巢湖两地着重对巢湖市文化馆馆长高歌、巢湖名额省级传承人李家莲、庐剧老艺术家们进行了文化访谈,发掘民间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传承文化遗产的内容与形式。舞红花鼓灯,欢乐行“珠城”。蚌埠7天调研之行中,团队成员从基层出发,探索花鼓灯锣鼓声响彻“珠城”的背后,民众、爱好者、表演艺术家、政府部门多方联动共同推动其繁荣向上的文化传承秘诀。
同时,赴霍山“青春新传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9人,也深入大别山区,探寻中华仙草霍山石斛。队员们在漫漫泥泞山路上实地走访深山腹地的石斛种植基地;在大街小巷的足迹中调研霍山县石斛的集中销售点;在团结合作中采访石斛产业化加工企业,一段段路程、一份份问卷、一张张采访提纲,见证着实践队员如霍山石斛般坚韧笃定的青春。
笃实奉献,义务支教广播爱心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将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义务支教志愿者的誓言琅琅响在7月17日徽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礼堂。传媒素养普及培训班在经历了四年的历史沿革之后,来到了充满活力的红色热土徽州大地,通过实践队员前期分点招生的努力,有近100名学生慕名而来。同日上午8时左右,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蒙城第二届传媒素养普及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庄子小学报告厅正式启动,这是新传学子爱心支教的志愿者与蒙城孩子的再赴之约。教学期间,志愿者以热心、耐心、细心且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专业且富有学习乐趣的传媒知识来培养黄山、蒙城青少年对于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美术、摄影等传媒领域的基本认识。同时,素质拓展活动是本次传媒素养普及培训班的一大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背诵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老兵爷爷的一封信》使学生们从小知恩感恩报恩,培养家国情怀;创意墙、文化衫的天马行空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释放;趣味运动会是速度、智慧、合作的全方位较量。
为期一周的陪伴和引导,师生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在蒙城和徽州的两场由小朋友参与的文艺汇演给当地领导和家长留下深刻印象,场上热烈的掌声则是对义务支教最充分的肯定。实践队员用心浇灌每一朵可爱的花蕾,他们是满目阳光,让队员们带着关爱而来,满载收获而归,带着爱和感动出发。
据悉,今年新传学院共派出 6 支团队校级重点团队,其中本科生校级重点团队 4 支,研究生校级重点团队 2 支,此外学院组建了院级重点团队23支,班级服务小组43支。各团队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部校共建的契机,紧紧围绕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的实践宗旨,结合专业实际,在实践中感知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因时因地制宜在七月盛夏赶赴这一场青春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