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国旅学院 赵将)2016年5月以来,国旅学院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活动主题,以“教学管”一体化试点为契机,结合本科生导师制,整合“三个课堂”和“校内校外双导师”等资源,创新项目申请运作、资金筹集、成果提升等形式,积极探索“高等级实践平台依托、高职称专业教师指导、高水平成果运用”实践育人模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受到团中央、国家旅游局多项表彰。
实践平台申报成果丰硕 多支队伍入选国家级团队
我校国旅学院今年共有754名青年学子参与暑期实践活动,共组建校级重点团队8支、院级重点团队22支、班级团队31支。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相关团队申报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有2支团队入选2016年团中央“井冈情 中国梦”和“丝路新世界 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立项,另有1支团队获“青年中国行”2016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全国百强团队立项,2支团队入选国家旅游局“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
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青年中国行”2016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全国百强团队
团中央2016年“丝路新世界 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立项
赴内蒙古实践团队获团中央“优秀通讯宣传作品”奖
近日,团中央学校部主办、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承办的“丝路新世界 青春中国梦”2016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团队、优秀单项成果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我校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赴内蒙古阿拉善盟蒙族地区“情系边疆丝路行”公益团队从全国851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摘得“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通讯宣传作品”奖,全国共20支团队获奖,其中安徽仅2支,成为我省师范类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团中央“丝路新世界 青春中国梦”通讯宣传作品类的奖项。
该团队由国旅学院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张蒙同学发起组织,在赴内蒙古阿拉善盟开展了为期20余天的公益实践活动,活动以“情系边疆、筑梦丝路”为主题,囊括公益支教、公益宣讲、志愿服务以及公益治沙学习等一系列内容,该团队与中国首家以柳传志等百位中国企业家发起、以保护地球生态为实践目标的NGO(非政府组织)公益机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合作,为改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教育现状贡献了安徽72886必赢青年学子的实践力量,该团队的事迹被国内主流媒体转载报道达50余次,其中包括光明网、搜狐网、腾讯网、阿拉善日报、内蒙古新闻网、安徽新闻网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
赴井冈山实践团队获“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暑期实践优秀实践成果奖
2016年6月,在“青春建功十三五 携手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下,团中央依托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井岗情 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此次活动从全国招募了721支大学生及中职学生组成实践团队,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等专项实践活动。我校国旅学院积极申报,以旅游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杨效忠教授亲自指导并带队,组建井冈山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调研”实践团队,并获得“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立项;2016年12月,团中央学校部经过严格筛选,优中选优,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50件优秀课题成果及90支优秀实践团队给予通报表扬,我校国旅学院组织的赴井冈山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调查与研究课题不负众望,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优秀实践成果奖(全国仅50项),据悉,该项成果已被相关部门遴选(全国仅13项),即将于近期汇编发行。
杨效忠教授获评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2016年11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团队及个人的名单正式揭晓,国旅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杨效忠教授作为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专业教师代表,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2016年7-8月,杨效忠教授以“旅游精准扶贫”专题研究为切入点,先后组织并带领我校国旅学院两支实践团队,即由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主办的“青年中国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国百强团队——大别山贫困区旅游精准扶贫调研团队和由团中央井冈山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主办的“井冈情 中国梦”暑期实践季立项团队——井冈山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调研团队,先后奔赴大别山、井冈山两个革命老区,开展旅游精准扶贫调研活动。
杨效忠教授积极发挥专业负责人的“教、学、管”引领作用,指导、帮助实践队员们收集、整理相关文件,组织队员对调研目的地整体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成效进行总结、辨析,亲自联络两地的旅游、扶贫主管部门,与调研目的地众多旅游企业面对面沟通、探讨。20天的时间里,杨效忠老师先后带领17名实践学子,一起挤通宵硬座,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每天白天他和队员们一起走访主管部门、农家乐和贫困户,中午和晚上再挤出时间开会,和队员们一起研究总结调研结果。当被有关部门采访,问到社会实践对于青年学子的教育意义时,杨效忠教授动情地说:“社会实践不仅是要让青年学生装满理论知识的篮子,还要点亮他们创新思维的明灯。”
“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团队获国家旅游局表彰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2016年5月,由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二届“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正式开展,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开展宣传活动。线上策划制作“文明旅游背包行”网络专题,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微信公众号对活动进行重点传播和推广;线下邀请各高校校园媒体或旅游实践类社团参与,组织大学生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创意大赛,并在暑期到各地宣传文明旅游。该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首年便有16200名大学生报名参与,把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带到全国22个省区市。2016年,更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281支团队积极申报,背包行活动覆盖了除港澳台以外的全部省、区、市。线下签名活动举行了近百场,吸引了50多万大学生签名支持。2016年6月,我校国旅学院立足专业特点,积极组织申报,其中“旅游公益计划”团队和“文明旅游我们在路上”团队双双入选。实践队员赶赴杭州、青岛、开封等三省八市开展“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积极参与文明旅游暑期专项实践。因表现优异,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表彰,其中,我校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李梦霜、王凡等同学被国家旅游局、中国青年报社授予2016年度“优秀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客”称号。
据悉,我校国旅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活动,以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标,积极推进“三个课堂”深层次交融联动、推进“教、学、管”三支队伍合力育人。该院在今年的暑期实践开展中,精心组织,落实保障,做好引导,以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投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着力围绕重大社会热点、创新创业体验、青马骨干培养等方面重点内容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