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袁黎平)举国关注的“两会”在京召开。我校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积极收听收看“两会”现场直播,聆听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报告铿锵有力、充满自信,既有高度和新意,又有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措施,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师生们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报告中关于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上,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有关教育方面的具体工作。作为高校一线教师,我们应当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我们应当勤奋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科研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为学校的发展,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民盟中央委员、芜湖市主委,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孙国正教授坚定地说。
“政府工作报告很“务实”,特别是民生和教育的话题。其中报告中用了相当的篇幅讲到教育改革,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到教育现代化,提出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表明,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在建设创新国家、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教育现代化最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以资金、劳动力、资源投入为代价的,技术层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急需根本性转变。因此必须要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这就迫切需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出大批的专业性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更是重任在肩,要提高创新意识,锐意改革创新,首先使自己成为一名现代化的教师。”芜湖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芜湖市委委员、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庆十饱含热忱地说。
“近期高等教育最关注的字眼应属‘双一流’,期待教育部门能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能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应是团队长期的积累与强化形成的,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命脉所在。期待教育部门和高校管理者都够深入领会‘双一流’的内涵及意义,科学遴选和合理配置教育经费资源,科学实施双一流建设,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扎实地推进高校的各项职能的实现,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方凤满教授充满期待地说。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期待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更多、更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支持,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统筹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8所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学科专业。72886必赢网址作为我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面对国家层面上对高校建设支持方式较大调整的新形式,全校上下应统一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主动作为寻找适合我校的发展路径,主动对接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机制体制,挖掘潜力、提升实力,争取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争取早日将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刘辉老师激情满怀地说。
数计学院2015级物联网工程专业许昊说,我时刻关注我国未来互联网行业发展情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从报告中,我更加了解了国际国内形势、当代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将会面临的诸多挑战,感受到国家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视与信心。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我深感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和思想信念,争当科技创新和思想觉悟标兵,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13级地理科学专业的李娜说,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深感城乡间、区域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减小贫困学子的上学压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让人满怀希望。这些政策惠及了所有的学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给了他们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教育的平等、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因此对于两会关于教育公平的改革我很期待!
经管学院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张欢欢同学说:今年的“两会”在我们学生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我们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将和同学们一同持续关注和学习“两会”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两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传承徽商精神,服务江淮大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贡献青春。
2013级环境工程专业杨宁同学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作为一名大四学生,我从一系列政策中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毕业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从学校到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创业补贴、求职补贴、双困生帮扶,不少同学都获得了帮助。但我们也深知,获取一份高薪的工作不容易,在发达地区就业更是困难重重。现在国家鼓励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很多,我觉得值得大家去试试,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绽放青春。我想更多的同龄人应该明确自身优势、端正心态,不要眼高手低,就业初期敢于去打下手、当帮手,多多学习工作和社会经验,才能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